第十节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时君臣二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三月份在科举考试中新党和旧党的明争暗斗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忠实地反映了汴京朝政的现实。自推行新法之后,王安石昔日的好友与支持者一个接一个地走到他的对立面,同时以王安石亲自推荐的御史中丞吕公著为首,监察御史里行程颢、张戬,右正言李常、孙觉等一大批台谏官员屡屡上书,指摘新法的过失,其中言辞激烈的人,更是将新法贬得一无是处,罪大恶极,对于王安石与枢密副使韩绛一起领导的新法核心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也是深恶痛绝。只是台谏官员批评宰相,就算是当面弹劾,宰相也只能谢罪而已,这已是宋朝的传统。因此王安石也无可奈何,只能交给皇帝处理。

    去年王安石曾经用“征诛”之术,把一批敢为仗马之鸣的官员给贬出朝廷,没想到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看来如果不把御史台彻底控制住,终究是不行,但是御史的任命权,却在皇帝手中……想到这些烦心的事情,王安石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去想石越了。

    第二天,王安石去见皇帝时,便在袖子里悄悄放好了一份奏章,他准备推荐石越参加茂材制科

    赵顼的心情似乎不错。王安石一来,他就递过几封奏章给他看,却都是推荐石越试茂材科,请朝廷特开制科的。王安石心中不由泛起几分不悦,这几份奏章分别是陈襄、欧阳修、司马光、苏轼所进。赵顼兴冲冲地说道:“这个石越不过二十多岁,就有这般才学,实在是罕见。苏轼说他身世可悯,可是见识与气度,皆为人所不能及。既然依例石越不能参加科举(石越来历不明,无法参加科举考试),那就为他开个特科吧。卿以为如何?”

    王安石心中有一种被人拔了先筹的不痛快,不过既然自己本意也是想举荐的,那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反对;只是他骄傲的个性让他耻居人后,当下淡淡说道:“臣无异议。”袖子里那份折子,自然不用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