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248章 赵期遇刺?

第248章 赵期遇刺?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同东路永加堡,齐藩王田。

    八月十八一早,一场小小秋雨后的清晨弥漫着难得一见的雾气。

    “吁……”

    李成栋勒马,口中吐着白气,搓搓冻得发僵的俊朗面容,遥望王田外围的栅栏,正好太阳初升金光刺目,便眯着眼对一旁跟上来的虎大威道:“虎将军,咱总算理解了为啥将军多绝嗣了。”

    虎大威络腮胡茬子满脸,这段时间忙着清剿晋商余孽,他的仪容很久没有功夫去打理。刚有个喘气的机会,随着林丹汗所部五万蒙古骑兵降服,他们又马不停蹄奉高杰的将令,赶赴永加堡的齐藩王田。

    这是一块荒凉贫瘠的土地,现在齐王富可敌国,他们想不明白齐王派赵先生专门督管这块百顷劣田做什么?若不是赵先生的侄子赵举受到齐王重用,他们这些老人还怀疑是齐王将赵先生发配到了这里。

    再说说晋商余孽,跟着他们作乱的不是店里的伙计或者别的人,而是晋商各家的佃户!

    朱元璋订的国法里,明确规定佃户与地主的关系不是主仆,而是父子亲族关系!

    毕竟朱元璋的出身追究起来还不是自耕农,而是佃户。对待佃户的生计问题,他自然更为关心。实际上也是这么一回事,佃户奉献自己的田产给有功名的读书人,甘愿做佃户却能找个大靠山,上的税基本免除,只有租子。

    所以佃户们打心里不愿意当自耕农,他们想当佃户!所以,他们会跟着晋商与朝廷抗争。而且不少晋商,只是家族参与走私,甚至本人都不清楚有这个事情。

    晋商的运作资金,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每个家族内又分为几房,有专攻读书考进士的,有甘于贫困温饱而耕读传家的,也有专门负责经商的。

    经商的资金,往往都是族里人凑集,通常年底拿分红。他们内部分工明确,也能做到童叟无欺。朝廷此次清剿晋商,没有牵连无辜是不可能的。

    下面执行的人,哪怕是高杰等人由朱弘昭一把手带出来的人,都压制不住扩大牵连范围的欲望。即使他们使更多的人破门破家破产却得不到任何的回报,可他们就是喜欢扩大牵连范围。

    也不能说是喜欢如此,是人的本性如此。掌控他人生死贫富的快感,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到底有多么的迷人。

    很多事情也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不管知道不知道,只要你的投资从走私方面获得利润,那你就是有罪的。别提什么冤枉不冤枉,这种事情必须一刀切,没得商量。商量下去,留下余孽倒是其次,主要是费时间。

    对飞熊军、神策军来说,抄来的财货一旁有大批宦官、文官监督,和他们没关系。但却人人都抢了两三个精明能持家的妾,可惜的这批妾没有嫁妆……

    虎大威也算是春风得意了一番,他还不知道自己好侄子虎子臣乱打旗号,在塞外混的风生水起,不仅拉拢了秦北一帮不良少年,也不算拉拢的秦北雇佣刀客,最紧要的是延绥镇边兵,也酒后煽动,在延绥镇上下默许的情况下,拉走了三百多骑……

    听李成栋说将军多绝嗣,虎大威人近壮年,颇有感慨的点点头。这马上颠簸,不是因为你是将军就能避免的。往往豁出性命风餐露宿行军,身体扛得住,有些部位扛不住,尤其是骑马,痔疮是将军、职业骑卒的职业病……

    所以朱弘昭果断听从自己岳父的隐晦提点,作战喜欢乘坐战车,尽量不骑马……

    见虎大威点头不言语,似乎有难言之隐的样子,李成栋索性换个话题,马鞭遥指栅栏围绕的王田,神情带一丝遗憾:“当年咱没少受李大哥指点,比比丁将军,李大哥可惜了。”

    “他是个好汉子,咱觉得大王不会亏待李遂。”

    虎大威少年时投身镖局当趟子手走南闯北,最后在塞外当马贼,然后带一票人受降变成官军。然后又在老领导马少先的唆使下带人叛逃到朱以溯麾下,个人阅历和判断力是经过生活检阅的。

    手提马缰,虎大威也眯着眼睛打量金色阳光下的王田而栅栏里头隐隐约约的田庄,咧嘴道:“这里可能有什么机密,指挥使大人才令我等前来压阵。所以咱认为,李遂、赵先生身负重任。”

    本来虎大威还要提点一下李成栋,让他别因为李遂现在失势而轻视傲慢。看到李成栋的态度,他放心了,也就没想什么提点的事情。

    齐藩王田里,天刚亮这里隶属于齐王府的府丁扶老携幼就下地了,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朱以溯父子起家时的老人。或有子嗣兄弟,或有亲族在飞熊军中任职,有的人家子弟,还跟随齐王驻扎在皇城。

    这里的人,利益与朱弘昭一体的。齐王好,他们则好;若齐王败,他们最好的解决也就是莫名其妙的迁移到更远的地方去,等于流放。

    这些府丁人户,都是飞熊骑的家眷,故而栅栏被解开,飞熊骑一拥而入,寻父唤友,也有卸甲抄起锄头下田的。

    田庄正中是演武场,赵期登在瞭望塔上,端着望远镜看着一片忙碌,由田庄向四面辐射而去的人线,只见丁壮健妇锄头挥舞,从松软泥土中拉扯出一连串的土豆,老人和小孩跟在后面,有将土豆捡入箩筐的,也有从泥土中刨拾遗漏土豆的。

    李成栋与虎大威一手按剑,一手提着背后白色披风,带领一帮子百户入操场,洋溢着笑容单膝跪地:“拜见赵先生,先生安好。”

    “何须如此大礼?”

    赵期放下望远镜,神情带着得意,言辞谦虚略带指责,实际上很享受这帮后生的礼仪,手指田庄外围道:“再有数日将会落霜,寻你等来为的就是在霜期前将大王所需的土豆尽数挖掘并储存起来,此事关乎紧要,速让儿郎们忙活去,你二人随老朽来堂中。”

    “谨遵先生指令。”

    李成栋与赵期关系亲密,与虎大威同为千户营将,却更受朱弘昭器重,同时威望人脉高于虎大威,成为这两千骑的代表。

    他一挥手,二十余名百户、佥事鱼贯而出。

    赵期从瞭望塔下来,身子有些颤,扶着腰微微皱眉,李成栋连忙上去扶住赵期,赵期神情有些不快,叹道:“老了啊,几年前还能随先王征战塞外,老夫尚能握刀,现在……”

    “赵先生何出此言?人不以力胜,我等空有一身武力,哪及的上先生?”

    赵期只是缓缓点头,没有说话。

    李成栋贴的近,竟然闻到淡淡的血腥气,脸色微变!

    赵先生,竟然莫名其妙的受伤了?

    刺客还是意外?这么紧要的消息他怎么没听说过!

    看赵先生的样子,似乎要隐瞒伤情,这让李成栋内心一沉,他觉得这事情,必须要告诉大王。其中有隐情,更不能直接呈送。

    李成栋永远不会想到,赵期受伤的背后到底掩藏着什么惊天骇事。